宋代官府实行“榷茶”,即对茶叶施行专卖制度。宋室南迁之后,出于“养兵”故,“榷茶”更为严厉,茶课成了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。如高宗末年国家财政收入为5940 |
余万贯,茶利占6.4%,孝宗时为6530茶利占12%,由此可见茶课之丰厚,而士民负担却重得惊人。尽管如此,南宋士民依然苦中寻乐,在喝茶的习俗上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。
1、谁说南人不煎茶?
孝宗乾道年间,有人讥讽说“南人未知煮茶”,还写了小品文刊登在临安的“小报”上,估计作者是北方人。老百姓不认字,倒还不怎么样,读书人坐不住了,纷纷拿起笔杆子造舆论进行反驳。陆游写诗称“汲水自煎茗”,“雪液清甘涨井泉,自携茶灶就烹煎”。言下之意,我陆游就是南方人,我一直就是煎茶喝的。果然不愧文人大家,一出手就力道惊人! |
2、岳家吃茶还悔婚。
现在的南方人,未来女婿或媳妇上门,要给准岳父母或准公婆敬茶,喝了茶,亲事就算定了。
可南宋人不是,他们喝了茶仍然不算数。如“东村定昏(婚)来送茶”,而田舍女的“翁媪”却“吃茶不肯嫁”。也就是说,邻村有个小伙子托媒人来送茶求婚,而女方家长则大耍赖皮,茶照喝,嫁女嘛,免谈。见过耍赖的,没见过这么耍赖的。
3、不请喝茶要理论。
客人光临寒舍,请喝茶是起码的礼节,这是现在。在南宋可不一样,由于茶叶是官府在专卖,和盐一样金贵,“不可一日无”。那个时候,来客敬 |